陳夢因《食經》陳榮《入廚三十年》是香港飲食文化遺產,跨世紀典。

1

兩位陳先生「一文一武」,陳夢因《星島日報》總編輯,陳榮既是廚師亦開班授徒。《入廚三十年》一套十四,偶爾在舊書店會找到散册,也見過整套齊全,多是六、七十年代再版,五十年代的初版較罕。《食經》一套,可遇不可求,正版或盜印均從未見過,四個月前有幸把其第一及第二集抱回家。

 2

2001年,江獻珠精選了多道《食經》介紹的菜式,依法泡製,然後將成品照片與原文摘錄編成傳統粵菜精華錄古法粵菜新譜2007年,陳夢因的媳婦吳瑞卿博士將《食經》選輯成五分册出版。全賴兩位,當代讀者可以重新認識陳夢因

收藏的《食經》高、18及13厘米,第一集厚88頁,收文章76篇,找到的是1952年6月再版;第二集有96頁,文章92篇,沒標示出版日期,紙質與再版的第一集相同,推斷印於1952或53年間。

4_副本

在第一集作者序言之前,有鄭郁郎及楊情揚的序。鄭背景不詳,楊自1951年2月起兼任《星島日報》娛樂版編輯,將該版的內容加入衣食住行元素,每日連載陳夢因「特級校對」名寫《食經》專欄。楊的序撰於1951年7月31日。第二集只有作者序,陳夢因說首集出版不到半個月已售出超過一半,準備再版時發現坊間有兩個偽本,看來第二集亦會被冒印。他重申正本封底及內頁均印有廣告,讀者別錯買偽本。這個封底廣告賣的是香煙,標題口號為: 「飯後烟  最好 鴨都拿七」。以「飯後烟」為香煙賣點,可會是廣告人特別為《食經》創作?

8

除了封底,《食經》封面内頁及封底內頁都印有廣告,第一集的全刊於書末端,按出現序列為: 可力康葯皂、獅頭牌火油爐、檸檬精、通達飲管、虎標永安堂。第二集的廣告散落章節間,依次為: 瓊玉丸、駱駝牌、必達治咳水、九龍醬園(推銷)、大元酒家、大同酒家、金陵酒家、金城大酒家、九龍醬園(推銷酒)、虎標永安堂、頤園大酒家、威行洋服、錦標酒行、美利堅仙州樓、國際飯店、廖偉跌打、中華百貨介司、龍鳳大茶樓。

5

 

第二集大元酒家廣告之宣傳語題及「特級校對推薦」,頤園的廣告則指出其「太爺鷄曾入食經妙選」。兩間酒樓東主是否曾讀特級校對專欄,順勢將讚譽化成廣告賣點? 又或是出版社主動聯絡他倆,撮合廣告?

6

要是順序由封面逐頁看《食經》,第一集封面内頁的駱駝牌旅行湯壺廣告,可說是整套十集《食經》第一幅廣告。旅行湯壺即保温飯壺,為何叫湯壺,可會是因為湯比飯形象高? 廣告上半部分繪了湯壺及內膽剖視圖,右下方畫了煮餸情景,廚房掛了儲存食物或材料的竹紗籠,爐頭有小門,未知燒煤或柴。穿春夏無袖長衫和圍裙的年青太太,右手拿匙,左手小碟,像在試味,側著身凝望讀者。畫面左下方有詩一首:「太太烹調菜式  先生忙於厥職  保存氣有湯壺  留待歸來同進食」。湯壺廣告營造的氛圍完全配合《食經》文字構成的想像,不留心看的讀者或會把年青太太造菜圖當作《食經》之插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