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人有句俗語:禾稈冚珍珠,原意是故意隱藏自己的財富,但換另一角度,我們也可以在禾稈堆裡找到珍珠。
在葡萄酒世界,好多這樣的例子,現在波爾多最昂貴的葡萄酒,Petrus,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,也還是在禾稈裡的珍珠,該地區(Pomerol)的名聲甚至不及Fronsac。後來Petrus受到美國富豪喜愛,才帶動整個地區的興旺。
禾稈裡的珍珠
龐馬可(Pomerol)和聖達美莉安(St. Emilion)以及東邊的一大塊土地,土質是基本一樣的。在聖達美莉安的衛星區,以及法蘭坡(Francs-Cotes de Bordeaux),在這個廣大的地塊,有個家族居住和釀酒四百多年,現在當家的Jean Pierre已經是第十三代,他的兒子Pascal將來就會成為第十四代的當家。
這家族名亞樓姆(Amoreau),自1610年開始便在Chateau Le Puy (勒龐酒莊)生活,之前他們已經在酒莊附近的古西翁(Coussillon)居住。
勒龐酒莊所在地,是山坡上的最高處,海拔110公尺,當地稱之為「奇迹之丘」,因為在這裡總是釀出很好的酒。
眾所週知,十九世紀時,波爾多酒莊很流行在酒中加入南部隆河丘的酒,令酒質更豐厚。1905年之後,立法禁止。聖達美莉安有些酒莊便向勒龐莊買酒勾兑,可見勒龐酒莊的品質。
不過,勒龐酒莊一直是禾稈堆裡的珍珠,莊主直言他們家族成員一直要另謀生計,幫補酒莊。
值《神之水滴》揚名世界
勒龐酒莊名揚世界,還要多得日本漫畫《神之水滴》的介紹,最終極的酒就是Chateau Le Puy 2003,意味著要主人翁繼承父業。
《神之水滴》瘋魔一時,裡面提到的酒都會驟然流行起來,勒龐酒莊當然也引起萬眾矚目。
當然,勒龐酒莊一直釀出很優質的酒,只是給人忽略了,今年酒莊在世界各地舉行了多次試酒會,邀請記者、酒評家品嘗他們由1917年至今一共20/24個年份的酒。
令人拜服的1917
最令人驚訝的是,1917年至今仍然充滿活力,毫無疲態,花香迷人,成熟之餘仍未出現大熟時常出現的樟木香、霉味。1917果味仍然鮮明,甜美,狀態還是黄金時代的中年。
勒龐酒莊另一令人肅然起敬的,是他們很早就對天氣、收成有非常詳細的紀錄,1917年已有每月的雨量、下雨日、平均溫度,當然有全年總數,可見他們當時造酒已經很嚴謹,並非普通農民凑合著幹活。
當晚品嘗的酒,除了1917,還有1926、1936、1944、1955、1959、1961、1967、1970、1982、1984、1986、1989、2000、2003、2004、2007、2008、2009、2010、2011、2014、2015。
這些酒大多是屬於波爾多特佳年份。但是,有些年份是相當不平常的,例如1944、1967、1984,都是很困難的年份,竟然都很成熟豐滿,完全沒有「弱」的感覺。
一家酒莊能經常在天氣不理想的年份造出好酒,那就是真正好的酒莊。第一,證明酒莊所在的地方得天獨厚;第二,證明酒莊的莊主和人員能夠應付困難的天氣。
我尤其對他們的1967非常感動,雖然我不是1967年生的,1967年波爾多是甜酒年,紅酒造得好的不多,勒龐異常精彩。
晚宴時,莊主Jean Pierre問我,他的酒莊如何?我說非常敬佩,好得沒話說。好年份不用多說,但在困難年份而有如此高質表現,真是名莊風範。
其實,1917也很值得一說,那是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,法國很多年輕人都要參戰,勒龐酒莊位於城市的外圍,相對平靜,當時的莊主Jean,是Jean Pierre的祖父,因年紀太大,不用參戰(他的兒子卻要服役了),留在酒莊,每天如常生活,留下了日記,非常有趣。
Jean Pierre摘取了1917年其中一些片段,包括冬天怎樣宰豬過冬,秋天打獵,以及收成時的有趣逸事:祖父為了盡「公民義務」,晚上和因丈夫出征留下來獨居的女性聯誼,引起祖母的非常不滿。祖母說了句:「幸好不是每天都採收葡萄!」這也反映了當時的現實。
我們現在品嘗這瓶活力十足的1917年Le Puy時,不要忘記當時歐洲正處於水深火熱之際,第一次大戰全面爆發,美國在四月宣告加入,中國在八月宣戰,派了十四萬名工人到前線。歐洲各地人民因對戰爭不滿而暴動,這是人民首次因為對戰爭的苦難而反抗,1917年也是俄國十月革命(後來影響到中國的命運)。這一杯1917,真是百般滋味在心頭!
復古而創新的先鋒
勒龐酒莊另一難得之處,是莊主早在1924年已經抗拒使用化學品,保持傳統的有機耕作方法。1990年,開始研究無硫葡萄酒。2009年,引入馬匹耕田。所以,勒龐酒莊堪為生物動力、自然酒的先驅。
這個四百年的釀酒家族實在很創新,幾年前便率先申請把酒莊内一片非常獨特的葡萄園申請成為「法定產區」,這在波爾多是創舉,至今沒有先例。布根地卻有,例如Romanee Conti,就是單一葡萄園的法定產區。
Jean Pierre的申請至今尚未成功,這也是先驅者的寂寞。
勒龐另一近年創新之舉,是把幾瓶酒放在帆船上,横渡大西洋,讓酒在帆船上陳年。這款酒稱為「從島嶼回歸」(Retour des iles),每年產量只有2,000瓶。
近年有人把裝瓶酒放在海中陳年一年,但原桶酒放在船上遠涉外洋,是古老的方法,現在卻是罕有的,也是復古而創新,反映了莊主追求更佳品質的努力。
勒龐酒莊的葡萄園佔地51公頃,土質為硅質黏土,基土為黏土石灰土,葡萄品種以梅鹿為主,佔85%,另外7%赤霞珠,6%品麗珠,1%馬璧,1%佳美娜。此外,還有少量白葡萄,全是賽蜜蓉。
酒莊全用人手採收,釀酒時採用極低硫或無硫。產酒有多款,最主要的是Emilien (傳統系列),年產約125,000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