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刊載於《酒經》2017年5月刊。
En Primeurs 是一次可以品嘗到大部分Bordeaux 新酒的機會,尤其是酒還處於「半成品」的狀態下最為難得。以剛入橡木桶幾個月及剛完成Malolactic Fermentation的酒,來判斷酒日後的潛能是不容易的。每年三至四月份集聚了世界各地的「大咖」在當地進行品鑑,之後就有酒商開始預訂,同時也能瞭解到個別酒莊最新動態。
作為一名釀酒從業者,今年是第三次朝聖。對於能在數天內接觸多家技術人是難得的機會,以前都會帶著問題來,今年也不例外。問題主要圍繞著種植及釀造的改動,為什麼改動和他們對新事物的見解。
葡萄園種植管理的變化及科技的創新
「傳統」的法國其實一點不再傳統,這是指在種植和釀造上的技術研發及創新。Organic / Biodynamic 或 Natural 是近年比較熱的話題,也有不少酒莊已經往這方面改動。當然有人認為可行,也有認為不可行。
從常規的conventional method (會使用殺菌劑 / 除草劑)到 Organic (有機種植)的興起,然後Biodynamic (生物動力法,也有人稱之為“black Magic”),一直到Natural。我比較感興趣的是從類似的改動後,對酒質的影響有多大?得到的反饋分為兩種:
- 已經進行多年,感覺葡萄園比較健康了,但酒的變化很難下判斷,畢竟年份之間的氣候差異比較大。
- 葡萄園的管理費用昂貴,不能夠承擔災年帶來的經濟損失,尤其再不能使用殺菌劑的前提下風險較高。
其實對於上述的改動,有多家酒莊已經進行了多年,但短期內不會申請官方認證,因為可以在不理想的種植條件可以採取必要手段來處理,降低損失。
除了種植方式的改變,高科技結合葡萄園的操作已經普遍化。比如GIS software(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), 能精確的記錄葡萄園立式圖、高度及坡度等;GPS系統能進一步分析到哪一個地塊的葡萄樹出現問題,甚至哪一顆樹;紅外線測探NDVI (Normaliza Different Vegetation Index)能精確性的分析葡萄樹的茁壯度,更好的在採收時區分差異。Vieux Chateau Certan 在2016年時就分開個別比較缺水的葡萄樹來進行採收。
在沒有以上技術之前,人們都是用手動記錄,通過在不同的成長週期,在葡萄園行距間走動觀察及記錄。我工作的葡萄園是相對「傳統」(也有人認為是落後),還在靠手工操作,是一項非常耗時及繁鎖的工作。
釀造工藝的變化
這裡是指釀造設備的投入及研發。從傳統的人工採收,挑選一直到今天的機械採收及Optical Sorting鐳射分選(通過電眼技術,以每一顆葡萄顆粒的顏色和顆粒形狀區分開葡萄);Density Sorting比重分選(通過每一顆葡萄糖的含糖量進行分選,假定糖粉高的葡萄比較成熟);閃蒸工藝Thermovinifacation (使用高溫把葡萄表皮破壞,將顏色,單寧及酚類物質瞬間萃取出來)等等……
這一系列的技術改動主要都是圍繞著葡萄挑選的細節度進行創新,盡可能避免MOG (material other than grapes – 除了葡萄顆粒以外的物質)進入發酵罐。到了這幾年,又有人開始將已經挑選出來的葡萄梗重新加入罐內,認為這有助於增加新鮮感及單寧。
發酵罐的演變
從古老的水泥/橡木,到了今天的不銹鋼;然後近年又潮流回歸至水泥罐;也有計劃全更換為不銹鋼的。
這一系列的變化,到底對酒質影響有多大呢?是否使用Optical Sorting 或 Density Sorting,釀酒師也有不同的見解「複雜」度。
二氧化硫的使用
在酒內這個添加劑起到兩個作用:1. 殺菌;2. 抗氧。使用多或少,我想一句話可以概括一切:“When it has too little the winemaker has it, when it is too much the consumer gets it”。
經歷幾年的嘗試降低使用量證明,這是可以適當減少的。有酒莊已經開始減量(比如Chateau Palmer、 Fourcas Hosten等),得到的結論基本相似:1. 減少用量對果味的保存比較好些,有助於降低乾澀感;2. 可能減少的同時,釀酒師對酒關注次數增加了(More attention to details, so less mistake)。當然其中也有些相對「傳統」的想法,認為風險比較高。一般是產能較大的酒莊在做類似改動時會比較謹慎。
化驗指標
除了釀造工藝的變動外,葡萄酒的分析指標已經可以做到很仔細數據,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通過幾滴葡萄酒就能知道葡萄園的問題,來年能做出應對的工作,從而改進酒質。
傳統上,化驗室是釀酒師的「眼睛」,下一步怎麼處理都得靠化驗指標進行。以前的分析都是徘徊於酒的pH、酸、酒精、糖、溶解氧和葡萄汁的養分等。大部分關於採收都按經驗值來進行。現代的化驗已經能夠從分析酒內的酚類物質,比如IBMP、Galic Acid、 Carechin、Monomeric Anthocyanins等等。(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列出,只介紹幾個比較有趣的數值):
IBMP:通過分析葡萄汁或皮內的IBMP,分析酒內的青椒味。在Sauvignon Blanc內是可有些,但是在Cabernet Sauvignon 是盡可能避免的。這對採收前期的分析對酒質的控制是關鍵的。
Galic Acid:主要源於葡萄籽和橡木桶。如果進行帶梗發酵這個指標會偏高;新木桶使用量大也會偏高。
Catechin & Epicathechin:主要源於梗和葡萄籽,如果成熟度不夠時,葡萄皮內也會帶些。在發酵期間最容易萃取,尤其葡萄籽未充分成熟時。發酵時使用壓冒(plunge down)方式也會偏高。苦澀味的原由,有釀酒師採取在發酵中期去除部分葡萄籽來降低。
通過以上的數據,釀酒師可以調整萃取量以及調整葡萄在園子裡的見光度,有的甚至把每個指標,針對酒的級別進行量化。這對後期酒在橡木桶內陳釀後的調配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幫助。
Whats next?
說不定無人駕駛進行採收或會普遍化?無人機介入釀造??還是會顛覆性的回歸傳統/回歸自然???
科技的日夜更新彌補了在葡萄酒釀造上人工失誤的機率,同時酒年份之間的差距逐漸降低。就如這次聽到某位媒體人說的“They only have good, great or exceptional vintage but barely hear them say “bad” vintage nowadays. ” 當我們說「舊世界葡萄酒的傳統」時,我們是否理解現在的傳統其實一點都不再傳統了?
作者簡介:
李衍園為中國怡園酒莊釀酒師,熱衷研究各地種植葡萄及釀酒技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