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應消失的火鍋情懷

從前冬天吃火鍋,圍爐而食,格外溫暖貼心;今天在強勁冷氣底下打邊爐,又是另有一番情懷了!

一片二片三四片,

五片六片七八片,

九片十片十一片,

 

這是乾隆所寫的《詠雪詩》,有一年冬天,乾隆和一班馬屁精去西湖賞雪,雪下得很大,乾隆詩興大發,隨口吟來,豈料賦了上面這三句之後便卡住了,忽然進入了冷場呆在當地!懂看風的清客詩人沈德潛,趕緊為尷尬的皇帝接了下去:「皇上的詩寫得實在太好了,容微臣狗尾續貂吧。」

 

一片二片三四片,五片六片七八片,

九片十片十一片,飛入梅林都不見。

 

「白雪入梅林,有意境,賜酒三杯!」得到聖口稱讚,詩人自然菊花盛放。乾隆一生作詩四萬三千六百三十三首!接近《全唐詩》的總和!比乾隆少五歲卻又早死一年的袁枚也是詩人,是不是因為專愛和老闆抬槓,或者是詩才比不上乾隆,以至仕途不順,我們不得而知,要是他也因為說了「讓火鍋消失!」這句話而開罪了皇帝,那真是咎由自取。然而劉校長提醒,謂:「袁子才罷官,是因為已撈夠,又有尹繼善照住,不用受官場束縛。」

 

袁枚辭官專攻飲食

尹繼善何許人也?他是鑲黃旗人,雍正年間,如坐白金升降機,八年就做到封疆大吏,成為一代名臣。袁枚是他下屬,二人年齡相差二十載,但都長身鶴立,風采照人,生性風流,溫文爾雅,彼此推崇,情誼深摯,得他罩了,在政壇上本可平步青雲;但尹繼善和乾隆在政事上時有衝突,受寵遠不及雍正在位之時,皇帝雖然愛才,但動動他身邊的人,也不無警惕作用,袁子才既然撈夠,「乞養山居,原不敢望履於公門矣,而公挾師傅之尊,強召之,宿留之,出詩文以唱和之!」可見兩人的忘年深交主因是同好詩文,但尹繼善是否如袁枚對吃同樣有深厚的研究,手上沒有資料。話題越扯越遠,還是回到火鍋上。

 

火鍋—廣東人習慣叫打邊爐,以前只會在冬天吃,屋外天寒地凍,一家人窩在房子裡圍爐,既可取暖,又可各適其式把生的食物淥熟,家庭氣氛濃厚貼心。老鴨第一次夏天打邊爐是1985年在泰國曼谷四面佛附近一間名為「四季火鍋」的酒樓,大部份顧客和服務員都是操粵語的華人,當然,熱帶地方的冬天也相當熱,在強勁冷氣底下打邊爐,作為香港人的老鴨,覺得很是新奇,但實在沒有冬日圍爐的溫馨感覺。

 

古今中外的火鍋

我對「烚下烚下」並不反感,但卻不愛那些巧立名目如芝心丸、龍蝦丸等工廠預製食物,有人竟然認為午餐肉是火鍋上品,真的匪夷所思,但鹹魚青菜,各有所愛。老鴨覺得,能老老實實的肉便肉,海鮮便海鮮,湯底越簡單越好,我甚至只用清水,加把芫荽薑片,吃到差不多了便成上湯,最討厭的是藥膳湯底,又不是有病,為啥要吃藥?

 

各地各省有不同的火鍋習慣,我愛涮羊肉,也愛重慶的毛肚麻辣火鍋,外國也有類似火鍋的吃法,最有名的瑞士芝士火鍋cheese fondue便是其中佼佼,能好好的處理,火鍋不應消失,也不能消失,老鴨認為,這個世上最應該消失的食制是狗肉和貓肉!

 

吃火鍋,吃的不單是食物,也是氣氛,也是情懷。說到情懷,原來袁子才雖然廣收女弟子,但卻偏好男色,一再談及龍陽之美,下面是他臨終時寫的「絕命詞」,字裡行間,可見一斑。

 

賦性生來本野流,手提竹杖過通州。

飯籃向曉迎殘月,歌板臨風唱晚秋。

兩腳踢翻塵世路,一肩擔盡古今愁。

如今不受嗟來食,村犬何須吠不休。

葛嶺花開二月天,遊人來往說神仙。

老夫心與遊人異,不羨神仙羨少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