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學界人士倡議用飲筒喝酒,以解決酒吧停業限制與顧客戴口罩未能飲食的兩難,一時間社會各界大眾議論紛紛。有朋友就說,用飲管喝酒不暢快,很不切實際。其實,市面上有不少雞尾酒都有提供飲筒,最大主因是個別雞尾酒內有冰塊,飲用時冰塊或冰粒會容易倒出,甚至碰撞飲者牙齒、鼻子或面部,客人未必能夠或想直接吃下冰塊,就會造成尷尬和狼狽場面。調酒師為讓客人更舒適地飲用雞尾酒,會加入一或兩支纖幼飲筒。飲筒的顏色和纖幼設計固然有時尚作用,同時可避免客人飲速過快過急。一般情況下,有較多碎冰的雞尾酒會提供兩支飲筒,而使用高身杯子的酒款則會有一支正常粗度的飲管。每位調酒師製作的雞尾酒都有其個人設計色彩,因此提供飲管與否,還看調酒師的決定。

儘管用飲筒喝酒充滿爭議性,飲筒的確提供了方便和衛生,對於臉部或口腔肌肉有缺憾人士尤其有極大幫助;若干愛美人士不想飲用紅酒或深色飲料時染污牙齒和嘴唇,亦會使用飲筒。不過,始終大部份人品酒都習慣用杯,確實難說服他們以飲筒代替之。

現代因為環保議題,不少人倡議「走塑」,出外點飲品時不要飲筒,但其實飲筒的使用歷史悠久,屬最古老飲食工具之一,早在公元前三千年,居住於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蘇美爾人(Sumerian)已經會利用黃金、石頭、木材和植物空心管狀部分製成飲筒,來享用飲品和啤酒。考古科學家相信,蘇美爾人會利用穀物發酵成啤酒,當固體物質沉底,液體就浮面,此時他們會利用飲筒來吸啜酒液,盡顯飲食智慧。到了十九世紀,人們嘗試利用黑麥稈造成飲管,可惜這些飲管不耐用,漸漸被人們嫌棄。十九世紀末,一位美國人Marvin Stone受到捲雪茄的啟發,研製出紙飲筒,飲筒文化更見普及。到1970年代塑膠飲筒出現後,便全面取代了紙飲筒,只是近年環保概念興起,坊間再次見到紙飲筒的蹤影。

我們平日飲用紅白葡萄酒或烈酒,多用杯子直接倒進口中,而且品酒其中一項重要步驟,就是聞香,使用飲筒的話便未必聞到酒香,變相少了一項享受。不過原來十八世紀末時,歐洲人曾經使用過一種砵酒及烈酒吸酒管(或稱有管杯,外語名字Port sippers / Pipe sniffer / Schnapps Pfeiffer)喝酒,這些sippers外型有如一個較高身的煙斗般,當時的物料是陶瓷,飲用時靠吸啜杯子底部酒液,減慢酒被氧化速度,讓飲者可鑑賞到酒的原味。時至今日,這類砵酒有管杯主要是用人手吹製薄玻璃,讓飲用者以手心溫暖杯身,增加飲用樂趣。外國市面有售這種杯子,對象一般都是以杯具收藏家或對古老飲用器具有特別興趣者為主,據說上述這種sippers的吸管幼薄,難以清洗,故此較難普及,未知經過今次疫情,備有吸管的杯子又會否再次復興起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