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中書頁間的酒莊廣告,黑白、彩色、全頁或一角,熟悉與陌生品牌,圖像帶出的樂趣比文字更賞心悅目。

image 7

1947年在巴黎出版的法國酒年鑑(The Complete Year Book of French Quality Wines, Spirits & Liqueurs),雖是任重道遠的救國酒典,讀來卻趣味盎然。沒署名的編者在序言中說法國酒是戰後重要商品,有助賺取外匯,復興國家,為了重奪國外市場,當務之急是要將法國酒重新介紹給其往昔愛好者。

年鑑統籌者是過去二十年不遺餘力推廣法國酒的華達歌卓(W. Walter Crotch),他也曾於1945年冬天給巴黎的美軍主辦法國酒講座。可惜的是,歌卓在年鑑出版前離世。翻法國網站找不到歌卓與酒的資料,只知他1874年生於英國諾維奇(Norwich),是研究狄更斯(Dickens)的權威,在1920年因牽涉一銀行倒閉事件而閙上法庭,三、四十年代發表了不少政論文章。

法國酒年鑑是以出版社在1941至44年編的法文版酒年鑑為藍本,講解法國各法定產區之葡萄酒、烈酒、加嬌酒,除了編者寫的產區概述,更邀請學者及業界代表如Cruse, Borie,Eschenauer,Kressmann,Mommesin,Ginestet等酒商撰文,從經濟、歷史、文化、鑑賞等層面向英國及美國顧客推廣法國酒。文章離不開頌讚產區優點,亦有幾篇直書當下時局機遇,如馬爹利家的Firino Martell談戰後干邑生意,今日讀來饒有趣味。馬爹利說干邑市場在1945年秋天出現泡沫,黑市買賣活躍,由於求過於供,不少貪心的酒商將價格抬高,有些甚至把酒收起不賣。他認為英國政府嚴格管制進口酒,不利干邑,業界的未來發展其實要靠美國。不少美軍在解放後的法國嚐過干邑,有些人更把干邑帶回家鄉,使干邑愈來愈受美國歡迎,加上美國對本土的烈酒生產管制甚苛,造就干邑的商機。

image 3 image 4

年鑑內有篇「吉倫特的佳釀及偉人-美國應該知道之點滴」觀點別異,值得一記。作者雅美光(Hamecon)教授說一個地區的酒與生活在那兒的人,擁有相近的生理及心理特質,例如盛產波爾多酒之吉倫特(Gironde),這裡的人像酒同樣傑出。吉倫特人以獨立、自信、冷靜、勤奮、誠懇、容忍、心思細密和想像力豐富見稱,歷史上出現許多名人,如詩人奧松(Ausone)在法國大革命冒起的吉倫特派(Girondin),首創以葡萄酒區作為政治組織名字,吉倫特派失勢後多名黨員被判死刑,在踏上斷頭臺前的晚上,死囚齊飲與他們同樣精彩的波爾多酒。波爾多酒,政治與斷頭台,不尋常的聯繫,意蘊奇特,讀後難忘。

image 5 image 6

法國酒年鑑厚1,238頁,重2.41公斤,單手拿易傷手腕,不宜放隨身包在地鐵翻,在家擺放書架接地處,免書架條板壓彎。雖諸多不便,隔三數月便抱起逐頁看,不為酒能復興經濟的救國宏願,又或酒區性格論的人種學奇文,為的是落戶書頁間的酒莊廣告,黑白、彩色、全頁或一角,熟悉與陌生品牌,圖像帶出的樂趣比文字更賞心悅目。

image 1 image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