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引我看《酒徒》的是那個「酒」字,她在故事裡不斷地出現。書中主角最常醉飲的是威士忌,可是卻從來沒提及酒給予他味蕾的感覺,只強調酒後(醉後)給予他腦袋的感覺!


「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。」

是劉以鬯老師在《酒徒》一書中的一句文字,後來導演王家衛在電影《2046》曾用作三段過場字幕中最多人提及的一段,也是王導演給劉老師的悼詞。包括《花樣年華》的兩套電影中,由梁朝偉飾演的男主角周慕雲的原型,就是參照了劉以鬯本人的外型和經歷,但《花樣年華》的故事則受劉老的另一小說《對倒》影響較深。

老鴨愛看電影,當然也愛看書,卻無能力寫影評,更無才華寫書評,什麼什麼「意識流」等等,老鴨一竅不通,吸引我看《酒徒》的是那個「酒」字,她在故事裡不斷地出現,相對男主角,她比其他女角更像女主角;但究竟主角是不是個懂酒的人呢?找不到資料,但他卻經常被描繪成嗜酒的人。

這個世代,世人從來沒有摘下他們的道德眼鏡去審視這個酒世界!愛酒的人全都是壞蛋!或者,一口認定,酒就是撒旦坑人的工具!本書的男主角是個酗酒的稿匠,他不斷地懺悔,飲酒前,醉酒後,一切沒有做的好事,和一切做過的壞事都是因為酗酒,壞事包括違心地寫通俗小說,還有色;有理由相信作者未必了解酒,而色方面的描述,也較為含蓄,未及我們華人第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,旅法的高行健先生筆下般淋漓。

究竟《酒徒》書中稿匠主角喝的是甚麼酒呢?劈頭第一章,提及的是白蘭地Brandy 和伏特加Vodka,後來雞尾酒Cocktail出現兩次,其中一次指明是馬提尼Martini,飲的都是女士,還有一次是Gin (也是馬提尼的主要材料),一次啤酒,上海人難免喝口花雕;而白蘭地則出現無數次,可能因為作者受出生地和背景的影響,他的父兄都在租界外國人圈子裡打滾當翻譯,少年時代的他,上海的上層社會最流行「斧頭大三星」,即今日的「軒尼詩Hennessy3★」,書中提及過一次白蘭地的牌子「馬推爾」,應該是現在的「馬爹利Martell」吧,但主角最常醉飲的是威士忌(己),卻從來沒提及酒給予他味蕾的感覺,只強調酒後(醉後)給予他腦袋的感覺!書中主角說過威士忌的品牌只有黑白Black & White,Vat 69,和那位要把他留在身邊的海員太太提供的「上好威士忌」,沒提過如何上好,老鴨只記得,她因為他的離去,一口飲了半瓶真正的上好牌子—「滴露」。

村上春樹: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

《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》是日本名作家村上春樹和太太在蘇格蘭和愛爾蘭的遊記,他第一章這樣寫:「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,當然就不必費此操辦了。只要我默默遞出酒杯,您接過靜靜送入喉嚨即可,非常簡單非常親密非常準確。然而遺憾的是,我們居住在語言終究是語言、也只能是語言的世界裡,我們只能將所有事物置換成另一種不帶酒意的東西才能表達出來,我們只能生活在這一局限性之中。」

似乎感性的作家都愛威士忌,但層次高下立見,老鴨愛作也愛威(這算是作威作福嗎?)但缺感性所以成不了家,這篇本來要續上期談談威士己的,但卻寫了飲威士己的人,那就把材料留下來「釀」下一「桶」吧,現在的單一威玩桶玩到這樣神奇,幾時有便,試一試中華童子便桶如何?

劉以鬯老師於前年(2018)六月與世長辭,還差半年就一百歲了,下面這一段也是來自《酒徒》,電影《2046》也同樣用作過場文字,正好是老師的寫照:

「他一直沒有回頭/他彷彿坐上一串很長很長的列車/在茫茫夜色中開往朦朧的未來。」